让“天光鱼市”持续“火出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江洪渔港的海面上,一派热闹场景,渔船千帆竞发,开足马力向深海出发,寻找开海的第一“鲜”。(8月17日《湛江日报》)

开渔一声令下,浩荡千帆竞发。随之走红的,还有湛江人早已耳熟能详的“天光鱼市”。

8月17日,湛江媒体纷纷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晒出“秋天的第一口鲜”。这“第一口鲜”,说的就是开渔后登陆的第一批海鲜。而登陆地点,就在江洪。光影之间,鱼市开张,天亮就会消失的“天光鱼市”,成了湛江开渔节最“亮眼”的存在。据报道,凌晨三点,遂溪江洪的“天光鱼市”就已开始营业,远航的渔船满载而归。新鲜的螃蟹、肥美的鱼儿、活蹦乱跳的大虾……四点到六点,“天光鱼市”最是热闹,人头攒动、人声鼎沸,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由于天黑,渔民们或手拿手电筒,或把手电筒别在领口,或戴在头上。手电筒的光影在刚上岸的海鲜上浮动,从高处俯瞰,整个鱼市星光浮动,一片繁华景象恍若置身海底龙宫。

社交平台上,一众网友也分享了逛“天光鱼市”的独特感受。有网友是专程熬夜体验,“码头上早早有人等着,渔获一上岸,大家就一拥而上,和时间争夺口感”;有外地网友为这片热闹所震撼,“吆喝声,讨价声,普通话、白话、雷州话,猛烈地交杂在一起”“海鲜的腥味扑鼻而来,吃过的,没吃过的,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真是眼花缭乱”;还有本地网友做起科普,“原本这里也没有名字,因只在天亮前出现,当地人把‘天亮’叫做‘天光’,久而久之,‘天光鱼市’成了约定俗成的叫法”。一场“天光鱼市”,成了分享“秋天的第一口鲜”的狂欢节。也难怪众多网友聊到最后,都是分享攻略,约定下次再来“打卡”这份“淘海鲜盲盒”的欢乐。

如果说几天时间的开渔节是一场“海鲜自由”的嘉年华,那么,几乎每天定时出现的“天光鱼市”则是常态化打造文旅品牌的“黄金档”。让“天光鱼市”持续“火出圈”,大有可为,也应大有作为。

深挖内涵、规范管理、讲好故事,让“天光鱼市”持续有“流量”。美的景色吸住目光、鲜的美食抓住胃口、好的内涵留住人心——对于古港江洪而言,这些元素都不缺。缺的是把“人无我有”的优势放大、“人有我优”的特色做强的创新之法。要让“天光鱼市”在没有开渔节时都能持续“火出圈”,就不能局限于一个“鱼市”,而是要作为一个文旅王牌项目去开发。要大力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江洪渔文化,强化古港烟火气,创新“天光鱼市”内涵,利用本地特色与创意融合传统文化的魅力、古港风光的美丽、鱼市繁华的感染力,给前来逛鱼市的游客带来有内涵、有质量、有好故事的沉浸式旅游体验,让鱼市和文旅真正做到同频共振。尤其是在“包装”上要下功夫,结合仙裙岛等优势资源成片开发,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