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坚持引育并重构建高质量发展“人才矩阵”
近日,廉江文化广场里人头攒动。乘着“夜经济”的东风,这里正在举办湛江 “招聘夜市”。求职者穿梭其中,在企业招聘区与企业聊工作内容、谈薪资待遇,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优秀企业支起觅才摊位“营业”,“招聘夜市”为廉城的夜色增添不少烟火气,为求职招聘开辟出清凉就业新路径。
活动当天,共进场招聘企业121家,提供岗位3426个,进场人数4683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462人,涉及小家电、五金、家政、教育等行业岗位,尤其是现场设立的女企“爱心父母”招聘专区前咨询应聘的人络绎不绝,22家企业为留守儿童父母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161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67人。
这是我市坚持“引育”并重、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市各级组织和人社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完善高端人才、紧缺人才支持专项政策,形成“政策组合拳”,各级人才驿站构建“育才+引才+留才”人才矩阵,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资料图)
增强“造血”功能,充盈基层用才“蓄水池”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我市切实把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作为打造我市营造人才良好生态的重要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促进人才强市和推动“百县千镇万村”工程的重要引擎,制定了《关于加快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建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专家人才信息库、本土人才信息库,积极培养本土人才,推动人才资源集聚,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扎根农村。
目前,市、县两级人才驿站有服务专员29人,其中,本科学历20人、专科学历9人。市级人才驿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5人,56个重点帮扶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均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作为专职工作人员。
为解决地方基层建设发展缺人才的困境,我市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模式。自2012年以来,市委组织部与广东海洋大学合作开展实践锻炼活动,共选派10批共23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到地方单位开展实践锻炼,其中30多名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湛江工作。此外,各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通过加强科技特派员和涉农群体交流与对接,了解基层服务需求、人才岗位需求、就业创业需求等,解决基层在农业产业人才引进、人才培育及技术瓶颈等难题,推动科技、信息等资源要素向基层集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雷州市南兴镇以水稻种植为主要农业产业,稻草的处理一直是农户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该镇梅田村党支部书记吴平灿发动该村乡贤力量,带领村集体合作社,在镇党委、政府以及驻镇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投入200万元,建起国内领先标准的稻草处理厂。在传统农业保险的基础上,经过处理后的稻草出售,解决了本地稻草生态回收再利用问题,扩大种植规模所面临的风险,为大规模种植提供了“双保险”,2022年晚稻就能解决5000亩稻草离田环保问题,为当地群众增加20万元收入。
健全服务体系,做优留才聚才“生态圈”
如何引导人才通过分享自身的创业经验,融合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为初创企业发展提供公益性指导服务,更成了困扰基层留才聚才的主要难题。
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赤坎区瞄准文旅产业发展方向,借助文旅产业发展之势,汇聚更多文旅人才到赤坎创新创业,坚持项目和平台“双管齐下”,以人才、创新两大“引擎”释放“百千万工程”澎湃动能,助力赤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近期,赤坎区中山街道人才驿站举办了“党群连心老街焕新”赤坎古商埠文旅发展人才座谈会。此次活动邀请了多位学界、业界“大咖”,围绕“赤坎古商埠”文旅商融合发展、街区建造创新服务活动等若干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向古商埠创新创业青年广泛征集文旅商融合创新发展思路,并向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就业创业补贴申报等各项优惠政策,加快赤坎古商埠创新创业人才资源集聚,推进赤坎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廉江市人才驿站在安铺镇举办了“助力创新 服务创业”廉江市创业导师基层行活动,15名创业导师为创业者提供导向性、专业性、实践性的创业帮扶服务,近40位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活动。该人才驿站通过活动搭建创业者和创业导师的交流对接平台,组织导师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存在问题,给企业“把脉问诊”,为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健全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助力企业引才留才。
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增强项目引才“源动力”
“这片荷塘今年夏天开满荷花,每天都吸引了大批游人来观赏,成了网红打卡点,到9月就能收获新品种盐碱地莲藕。”在廉江安铺三墩村千亩莲藕产业基地,来自安徽的莲藕种植户告诉记者,“这种莲藕不同于其他农作物,海水倒灌盐碱地独特生长环境种出的藕淀粉含量高,口感更加脆甜。”
据安铺镇人才驿站负责人介绍,该镇原有1000多亩因海水漫堤造成土壤肥力低下的盐碱荒地,经人才驿站牵线及提供政策支持,引进了安徽莲藕种植带头人鲁为根,与三墩村合作,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改造盐碱地,引进外地高产、耐盐碱食用莲藕品种,采用一年种莲藕一年种水稻轮种方式,改良土壤土质,开发出低能耗、高产出、无污染的现代生态有机循环农业旅游发展产业园。
目前,该产业园以现代农业生产结合旅游观光,带动附近6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从事种植及采收莲藕工作,并带领农民发展荷花及莲花养殖相关产业增收致富,为带动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动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