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红树林里的摆渡人诠释“坚守”力量


(资料图片)

8月5日,湛江云媒发布题为《红树林里的摆渡人:一尾渡船撑起人流过往 守护“海上森林”》的文章,介绍了廉江市良垌河畔劳建伟家六代摆渡人的故事。

一人一舟一渡口——六代摆渡人接力扎根红树林,用勤劳刻苦换来父老乡亲出行方便,用志愿巡护守卫“海上森林”,生动诠释了“坚守”的力量。

据报道,廉江市良垌镇渡头村党支部书记劳建伟,是该村渡口的摆渡人,也是廉江市良垌红树林保护小区内唯一的护林员。劳建伟家六代摆渡人从竹排船撑到了玻璃钢船,为村民出行带来方便;劳建伟还兼职巡护红树林,成为“海上森林”的卫士。

看罢报道,笔者不禁想起了今年3月在湛江上演的五幕三场诗画音乐剧《红树林深处的灯塔》。这部音乐剧的主角叫雷阿满,他是雾号岛上的守塔人。一个人、一座灯塔、一片红树林,一晃就是几十年。音乐剧里,雷阿满的父亲“换鼓雷”在支援解放军渡海作战时牺牲。老战士陈大义信守对“换鼓雷”的承诺,将雷阿满认作义子,抚养成人。在义父陈大义和水利干部阿莲姐的教育下,雷阿满一步步成长,最终接过陈大义的班当起了守塔人,像红树林一样扎根海岛。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音乐剧中的雷阿满,良垌河畔的劳建伟,在虚实交融、时空交汇中,身影渐渐重叠。无论是两代守塔人,还是六代摆渡人,都成为“红树林精神”中扎根奉献、坚守初心的鲜活写照。

红树林里的摆渡人报道里,有三个细节令人动容——

其一,“蜿蜒的良垌河隔开了渡头村和湍流村,为了保护红树林和水域生态,两个村子中间至今没有修桥,大多数村民出行只能靠摆渡。”我们可以看到,当地之所以至今没有修桥,完全是因为村民要保护红树林和水域生态。如果没有摆渡,村民外出就医、上学,甚至“需要绕道27公里”。过去村民也曾把红树林当“海柴”砍来煮饭,“经过1996年台风‘莎莉’袭击,村民明显感觉到红树林的重要性,大家都自觉行动,保护红树林。”从砍做“海柴”到视为“海宝”,这是当地村民对保护红树林、保护生态环境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垌样板”。

其二,“小小渡口是时代变迁的见证,也留下了劳建伟一家六代人的岁月痕迹。”“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坚守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少不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寂寞、日拱一卒的艰辛,或许还会面临牺牲奉献和重重困难。为了方便村童上学,劳建伟会“每日早上六七点钟就会在船上开始准备,等待学生的到来”;为了方便村民过河,他的家离渡口不足百米,“暂时离开时,会留下联系方式,若村民要过河只要打电话,他就会立刻赶到”。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六代摆渡人把平凡事做成了不凡,这份坚守如一、代代相传的情怀令人敬佩。

其三,“在岸上就是开摩托车巡护,围绕鸡笼山沿岸巡护,完全巡护一遍大概需要15公里。”劳建伟兼职良垌红树林保护小区的护林员,每隔一段时间,他便会“一人一袋到鸡笼山岛上拾捡因涨潮沉积到红树林上的垃圾”。把红树林这个“国宝”保护好,一方面需要在“新”上下功夫,通过创新智慧管护模式、完善科研监测体系、摸索种养耦合模式等科学的现代化手段,为红树林保护注入新鲜力量;另一方面,仍要注重增强“守”的合力,以建设“红树林之城”为抓手,营造共同守护“国宝”的社会氛围,引导更多市民向劳建伟这样的护林员学习,参与到红树林保护中来,久久为功。

如果说“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是迈向现代化应有的速度,那么“始于初心,成于坚守”则体现了时代变迁的温度,而精神的一脉相承、文化的生生不息更是衡量发展的重要尺度。一人一舟一渡口,红树林里的六代摆渡人,坚守的不仅是方便村民出行的初心,更是一股骨子里的红树林精神——默默奉献,深深扎根!请细细品味这份“坚守”中蕴含的力量,手牵手、肩并肩,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红树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