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码头”修缮后重新开放

游客到修缮后的5号古码头打卡。

位于赤坎老街的5号古码头被游客称为“最美古码头”,经过为期一周的修缮,5号古码头于4月22日重新开放。施工人员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对其精心修缮,通过局部“打补丁”方式对残缺、凹陷、松动部位和阶梯进行修补加固;清洗修缮废弃多年的老井,增设井台和内嵌式防坠网,地面铺防滑石材杜绝安全隐患。修缮后的5号码头更加整洁坚固,依然独具魅力。与5号古码头相邻的染房街也将在修缮后进行盘活。


(相关资料图)

5号古码头原来的状态。

修缮后的5号古码头。

精心修缮“最美古码头”

在赤坎古商埠保护近期项目实施内容中,5号古码头名列其中。5号古码头位于大通街东段64号至66号之间,是一座与染房街平行的踏跺式渡口,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码头底宽3.4米、顶宽2.23米、高程5米、全长21.75米,面积86.92平方米,码头基本形状保存较好,台阶由青石辅以红砖铺就。码头周边的墙体长有不少榕树,苍古幽森,成为一道岁月的风景。这座无论阴晴都充满诗意的古码头,是游客流连的“网红打卡点”。

据老街坊说,过去赤坎的10个古码头都有闸门,这一点可以从5号古码头闸门处的龙柱门得到印证。修缮之前,虽然该码头的门头外立面数年前经过翻新,但码头台阶两侧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墙体表面局部鼓包开裂、发霉并风化严重,破旧脱落;青石台阶局部有残缺、凹陷,雨天路面较滑;台阶下面的水井早已弃用,虽然盖上井盖,用铁栏杆简单围蔽,但存在安全隐患。

施工方告诉记者,修缮工程从4月15日开始。为了修缮5号古码头,排除安全隐患,设计师精心设计了修缮方案,根据“一拆、二洗、三补、四换、五还原”的原则,基本不改变码头原貌。原来的码头踏跺由青石和红砖砌成,在修缮过程中,施工人员只是把破损的地方修复、更换红砖、调正歪歪扭扭的石块、把下沉处垫平,残缺的青石路面则用本地产的青石补上去,还在光滑的青石面局部凿出“荔枝面”,增强防滑效果,力求“修旧如旧”。从铺设效果来看,既有古韵,又整洁美观。施工人员对位于5号古码头的水井内部进行了清洗,做了一个内部嵌入防坠网,杜绝安全隐患,同时增设了井台。让人惊喜的是,封了多年的老井水源仍未枯竭,由于不再考虑使用该井,目前老井周围以铁栏围蔽,未来将在井口处加有透气孔的钢化玻璃盖。此外,还对码头两边建筑墙面作防潮防水处理,寄生在码头两边建筑物上的榕树仍保留古朴之姿。

榕树寄生在5号古码头。

5号古码头依然“最美”

不少市民纷纷表示,5号古码头修缮得不错,青石和红砖都有地域特点,而且防滑。一位赤坎老街坊专门来看修缮后的码头,对效果表示满意:“红砖用的是旧时砌屋用的火烧红砖,不是水泥砖和仿古红砖;铺的时候依照原样,红砖靠里、青石靠外,从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施工队挺用心。修缮的效果也不错,既保留了原貌,又作了修补,总的来说修旧如旧,挺好!”

恰逢广西“三月三”假期,许多广西客人以湛江作为旅游目的地前来赤坎老街打卡,修缮后的5号码头以其整洁、安全和独特的风貌让客人们流连、拍照。“这个码头很有特点,很漂亮!”一位广西客人说。

对寄生于5号古码头墙体的榕树,是砍还是留,本报曾组织过“赤坎老街焕新记”的群友作过专门话题讨论,但真正处理起来仍是个棘手问题。“因为榕树的根系比较发达,依附于墙体之上,与墙融为一体,早已成为码头的一部分,也成为古码头不可缺失的景观元素,是赤坎发展的历史见证。从设计美学角度来说应该保留,如果全部砍掉清理,会抹去许多岁月的痕迹。本次修缮的目标是打造建筑保护修复与有机更新相结合的赤坎老街风貌,共同营造老街美好生活氛围。”项目设计师张三松说。

修旧如旧,一丝不苟。

工人在施工中。

码头周边引进新业态

与5号古码头相邻的染房街曾是古商埠的一部分,过去商贾往来,纺织行业兴盛,裕源兴号、益记、同成庄、陈饶裕号都是染房街有名的商号。广州湾时期有种织物“北海丝”,因从北海运来而得名,这是一种用蚕丝手工织的布,布有点硬,穿着凉快,主要有白略带浅黄和黑色两种颜色,颇受中等家庭欢迎。染房街还经营过一种高级布料香云纱,印染工艺主要流行于佛山顺德,其制作时要用重石碾压。广州湾历史民俗馆收藏了一块制作香云纱时用的石块,据该馆馆长胡贤光说,过去染房街的染房有人制作香云纱,但由于纯手工染制,时间长、过程复杂,慢慢地就没人从事这门手艺了。

曾经繁荣的染房街已经空置多年,近期,赤坎区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将8间民房全部租下,准备修缮后进行盘活,营造潮人潮生活。如在一楼开咖啡馆、啤酒屋等,二楼则开发成特色民宿,目前,这些空置多年的老房子正在清理和修葺中。

“旅游的目的是把客人引进来体验、消费。现在的老街在这方面比较缺乏,我们希望通过营造一些新业态,让客人能留下来进行沉浸式的体验。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把他们留下来。”赤坎区旅投负责人谢经理说。

关键词: